医院动态
首页 >> 医院动态 >> 正文
一封来自异国他乡的感谢信
浏览人次:
加入时间: 2017-12-14 15:17:00
作者:
来源:

  “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其实我们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没想到会收到来自国外的感谢信。”昨日上午,我院内一科主任李慧新,感慨地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关键是在于用心,来自异国他乡的感谢信,让他们感觉到这个冬天很“温暖”。
 
   114日上午8点多,我正在值班时接到急诊科转来一名叫华书申的心脏病患者。”院内一科华书申的主治医师杨光,这名患者已经有83岁高龄,病情非常危急。
    “当时老人心力衰竭,同时伴有脑梗、肺部严重感染和冠心病。”杨光说,老人被送到他们科室时呼吸急促、困难,且不能平躺。紧急时刻,医院立即对老人进行吸氧、监护、用药,很快控制住了病情。“老人送到医院的第二天,病情基本已经稳定。”杨光对记者说。
    “华老爷子在医院住了10天左右,出院后因停药几天再次犯病,又被送到我们医院救治。第二次在医院住了6天左右,病情好转后刚刚出院。”杨光
    “医院规定每天必须给病房患者铺设床单,时刻保持病房环境整洁和患者舒适。”我院内一科护士长伊献丽,老人可能是常年患病,情绪比较焦躁,甚至有些时候可能会出现意识模糊,以至于在后来不清醒状态下,对医护人员做出了一些不当行为。
    “刚开始,护士给老爷子整理床铺时,他虽然不太高兴但并没有表现出一些过激行为。随后有一次,我们的护士陈玉平在为老人整理床铺时,老人在不清醒的状态下突然出手,向陈玉平的肚子部位锤了两拳。”伊献丽对记者说,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陈玉平在愣了片刻后,坚持整理好床铺然后含着眼泪离开病房。
    “这样的事在我们医院以前也会时不时遇到,考虑到患者的病情原因,我们都已习以为常。”陈玉平告诉记者,尽管当时很委屈,事后她们还是一如既往的尽心尽力照顾老爷子,丝毫没有因为老人在迷糊时的打骂而产生懈怠,事发后老爷子和家属也向她们进行了道歉。
    “华老爷子的女儿华爱红,在驻刚果(金)使馆工作。”伊献丽,在给家里打电话时得知父亲住院期间打骂护士,医护人员不仅没有指责依然尽心照顾的事后,华爱红深受感动,特意从国外大使馆传真过来感谢信,表示对院医护人员的感谢之情。
    这是我院收到的第一封来自国外的感谢信。感谢信共分为两页,第一页内容显示“现转去我馆馆员华爱红同志致贵院的感谢信,请查收。”落款处盖有驻刚果(金)使馆的大红公章。
    感谢信第二页是华爱红的感谢词。“我叫华爱红,是华书申患者的女儿,在201711月上旬,我父因突发心衰、脑梗,被送往你们医院抢救治疗。住院期间,赵孟果、杨光、李慧新、伊献丽等多位院方医护人员的救治和护理,使我80多岁的父亲转危为安且病情稳定。由于我父亲年迈,头脑不清,对待医护人员耍脾气,讲难听话,即使这样医院的医护人员还是笑脸对待,让我这个远在海外的女儿非常感谢……。”
    “作为医护工作者,当你用微笑悉心服务,收获到的不仅仅是幸福喜悦,更多的是得到患者的信任、肯定、理解后的那份欣慰与感动。”华老爷子的女儿常年在国外大使馆工作,不能陪伴在老人身边尽孝。作为她故乡医院的医护人员,他们唯有尽心尽力照顾,才能让其女儿解除后顾之忧。这次收到的不仅仅是一封感谢信,更有暖暖的医患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