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命的诞生为无数父母和家庭带来了欣喜和希望花费的每一份精力和每一笔钱想为孩子提供最好的营养注射疫苗、儿童体检、早教......都满载着父母的爱和责任还有这件事:新生儿眼病筛查一定不能省!
“在我们历年开展的新生儿眼病筛查中,约10~23%有眼部问题;严重的眼病可致盲,甚至失去生命。失明对孩子的一生和家庭都会带来巨大的痛苦!研究发现,越早发现宝宝的眼病,越早干预和治疗,效果越好,花费越少。因此,尽早筛查非常重要。”市二院眼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李立强调说。
眼病不同于其它疾病,如宝宝发烧、咳嗽、呕吐等有明显症状,家长很易发现就带孩子就医。而新生宝宝是否有眼病,特别是影响视力的问题,家长难以察觉。临床上有不少眼病患儿,出现明显症状后才到医院诊治,此时救治耗时耗力耗钱,而且效果远远不如早期。一些患眼部恶性肿瘤的孩子,不仅致盲,甚至可能失去生命。人眼的发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出生早期眼部发育非常关键,特别是在出生后1岁以内是眼睛发育关键期,眼病可能影响孩子一生的视力健康。这是因为婴幼儿视力系统发育不成熟,如果不能早期发现眼病并及时干预,眼球将不能为大脑提供清晰的影像,而导致永久性视力丧失。
早期发现眼病,为有效的、花费较少的治疗提供最好的时机。实践表明:相当多的一部分早期眼病通过治疗是能够好转甚至治愈的,从源头上减少因眼病致残的发生。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儿童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人眼视网膜血管的发育随着胎龄增加而逐渐成熟。孕周越小,视网膜血管发育越不成熟;体重不足;母体疾病、早产儿肺发育不成熟、其本身疾病均可致胎儿脑缺氧,患儿机体处于代谢紊乱和相对缺氧状态等多种原因引起孩子视网膜病变。
市二院眼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李立提醒广大家长:早产儿一定要及时到眼科接受眼底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对降低早产儿致盲率、切实改善早产儿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一般首次筛查时间在出生后4-6周,或者是矫正胎龄32周周左右进行。根据筛查结果进行随访或治疗,治疗应尽早进行,避免引起严重的并发症。